2022年下半年对政治经济的思考

按:二十大在即,最近国内外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未来的走向越来越清晰。本文分享一下近期我对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一些思考。


1 地缘政治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中,持续数十年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存在“中介链”断裂的风险,对国家主体甚至国家联盟体系而言,生产领域缺乏库存和保护,这个问题又会反作用于地缘政治和区域安全。例如台湾和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受东亚局势影响较大,进而影响西方的半导体下游产业。

不仅仅是中国,在中美脱钩、俄欧脱钩等一系列事件后,西方也意识到制造业本土化的重要性,到时候不止是《芯片法案》,各地区各领域的产业政策也会相继出台。

2 俄乌战争和军事工业

分析俄乌战争的观点有很多,从我的主业来看,俄乌战争及其在世界范围引发的连锁反应标志着军事工业的回归。俄乌战争让几个大国看清了在当今的技术框架内,现代化战争的形态和战术战法应当是什么样的,信息战、认知战、算法战、无人战等新理念将真实的战场切割为更加灵活的条块。上一次引发全世界范围军事理念革新的事件还是海湾战争(纳卡冲突由于参战两国体量较小,引起的关注并不大)。

过去三十年,几个主要大国将大师团改编为混成旅的军队建设思路并没有原则性的问题,然而一旦产生区域性冲突甚至上规模的军事战争,在西方完备的军工体系介入下局势进入僵持阶段的话,建制装备体系将面临先进技术武器的高度威胁。

俄乌战争也让世界意识到,军事工业不仅是高科技武器和精密制造装备,常规性和消耗性的“低端”装备才是战争持续的基础,而以上两个方面都需要一个泛军事工业(包括了相关民用工业)的快速响应机制和高效动员、生产、管理体系,以应对越发复杂的高科技军事产业链和可能的战争消耗。

3 国内相关情况

3.1 疫情管控

现行的疫情管控措施在二十大后的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和疫苗接种率、口服药等因素关联不大,个人判断这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也是中西方两个体系在意识形态和政治组织文明等方面根本性矛盾的体现。

3.2 新型举国体制

近日的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虽然全文没有发布,但可以从文件名出发,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总体来看,近期国家芯片基金案件以及俄乌战争形态对国家军事理念的冲击,工业和技术领域的体系变革迫在眉睫,再结合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要做的几件大事和可能面临的国际形势分析,这个文件事关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的成败。

拆开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将进一步深度结合。会议着重提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概念,说明林毅夫的经济理论在当前政治高层中是被认可的,我们也需要从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中思考并把握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向,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升级路线。
  • 关键核心技术:半导体、空天信息、无人智能……
  • 新型举国体制:这是相对旧体制而言的,包括一些领域仍然施行的计划经济体系,例如“院所制度”在一些领域占据了技术和工业的高地;部分大型超大型国企对全产业链的垄断控制;央地行政和财政矛盾;地方政府之间的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在新型举国体制下,中央将高度统筹先进工业生产和技术研发,新一轮国企混改在“三年行动”收官后将迎来更为细致和激进的改革要求,军民融合等理性产业政策将再次提上日程并着力打破旧有的利益固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