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小结

按:本文简单总结和分析了2025年阿布扎比防务展的信息。


1 整体情况

这次IDEX的主题是“面向未来”,无人和人工智能的概念突出。

整体看下来,“无人作战”的概念集中在无人机和无人车上,另外还有一小部分海军领域的无人船系统。其中无人机的种类繁多,基本各种类型、大小的无人机均有展出,大部分配有光电吊舱(小型无人机为前置内嵌摄像头)和小体量挂载能力;无人车以作战用无人车居多,作为移动炮火平台使用。

能够真正体现人工智能概念的产品不多,“人在回路”控制目前看来没有办法绕开,尚未见到具有自主攻击能力的巡飞弹或者其他自主作战投放的集成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国家馆的一些企业热度相比其他展台较高,展品以“实战用”小型无人机(挂载简易炸弹的自杀式无人机和手雷挂载无人机)、战场通信组网设备、电子战侦察/干扰系统(特别是反无人机系统)为主。

作战载荷系统方面,相比于雷达等电磁设备,低成本的光电、红外探测系统的关注度更高,除了成本外,一定程度是因为其体积小,适合挂载的平台选择范围较大。

2 国内展商

本次展会中国展商较多,范围涉及材料、连接器、探测系统、平台整机等,其中以服装、红外/光电系统、无人机整机(中小型)等厂家为主。交流得知,大部分参展的中国厂家不具备国内军方销售经历,历史上以外贸为主的企业较多,近年来转型为涉军用物资的出口贸易。

有一部分中国驻外大使馆的武官前来参展(以中东地区为主),交流得知,这部分武官可以采购一部分装备,或者协调、牵线当地政府开展采购活动。

外贸经验方面,有一部分国内展商走的是传统军贸路线,通过军贸企业执行军贸流程,在外贸线索初步确认可靠的同时向装发报项审批,审批时间较长,要预留一年左右时间推进外贸合同。另有一部分企业选择在国外设立营销办事处或研发中心,代表国内主体在当地拓展销售网络,也可能代理其他国内厂商的标准化产品,其中一部分产品为出口,一部分产品为本地组装调试。尚未见在国外组建了成熟供应链的企业。

3 国外展商

作为阿联酋国防工业公司,EDGE和IGG的展台是最大的,产品模型和宣传片的概念图都很有科技感。但是深入看下来,均为新型作战系统中比较成熟甚至略为落后的无人机、雷达系统等产品。其他国家馆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和美国企业相比缺乏研发大型复杂作战平台、复杂作战系统(例如大型导弹)的能力。

美国企业中重点调研了洛马、波音、通用原子、诺格、RTX、L3-Harris等传统军工强企和Anduril、Shield AI等新兴科技企业。Anduril展出产品大部分为内置AI作战系统的无人机,另有一套内置AI识别处理能力的综合电子战系统,该系统适配多种环境和平台(展会后得知已获得美国海军陆战队6.4亿美元合同)。洛马、波音、通用原子、诺格、雷神、L3哈里斯、莱昂纳多等传统企业未见新兴科技产品,均为成熟系统,包括导弹、雷达、大型作战平台(飞机、船舶)等。

在其他国家馆的展品中可以发现,除美国、中国、俄罗斯外,仅有韩国、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具备大型综合系统和作战平台的研发生产能力,集中体现在成熟标准化无人机平台、自主导弹系统、自主防空系统等方面。

受国际政治影响,本次展会的俄罗斯展商较少,缺乏有价值的信息。

4 小结

围绕无人化和智能化两个方面总结。

除了乌克兰展出的自杀式无人机、手雷挂载无人机外,其他无人化产品基本停留在作战平台概念,研发和贸易思路以“平台供应”为主,未见通过共型设计/配套设计的“平台+载荷”集成产品。电子系统方面大部分为单一功能系统,缺乏综合集成能力和平台结合能力。洛马的PAC-3防空网络系统等概念为多个系统+平台组网,Anduril和RTX等企业的新型雷达/电子战系统集成度较高,环境和平台适应性较为突出,具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

智能化方面,Shield AI的垂起巡飞弹较为亮眼,在目标识别、综合飞控等方面的AI适配研发投入较多,现场签署了日本等国的千万以上级别订单。其他成熟的自主作战产品较为少见,特别是所谓的C2(Command&Control)指控系统,看下来基本是战场观察通信系统集成,不具备AI能力。总体看下来,智能化方面尚未具有AI大模型适配的成熟系统,AI应用集中在图像识别处理等领域,特别是在电磁攻防作战方面缺乏对应模态的数据训练方法。

此外,除了拥有大型复杂平台集成能力的美国传统军工企业,其他企业展出的产品均缺乏“交战控制”能力(Engagement Control),绝大部分成熟产品如果要投放到复杂战场,还需要进一步研发调试和系统适配才能具备实际作战效能。